特聘教师,单独开班,自主选课,高于普通班人均两倍的高额奖学金,学生半数都可以获得保研资格。
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名叫启明学院的“人才特区”:在这个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专门成立的学院,来自不同院系、经过考核加入的创新型学生,可以享受五院士两名师共上一门课的特殊待遇,同时,也必须完成不少于一项创新性实验计划。
这个旨在开发潜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的创新摇篮,在成立短短的两年期间,先后夺得创新杯、挑战杯等多项大奖,获得了喜人的成果。华中科大这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
“给创新游击队建造营盘”
学生的创新就像是正在萌发的种子,即使没有特殊照料,也会生根发芽。但如果给予更多园丁的关爱,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可以让它们成长的更欢快。
华中科大启明学院的建立,就是打造一片阳光雨露充分,土壤肥沃的试验田,让这些自发醒来的创新小种子能在更适宜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开出更绚烂的花朵。谈起成立的缘由,启明学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华中科大校内不断地涌现出一些特色团队,这些社团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成立的,这些自生的社团不仅没有因为条件简陋而消失,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比如联创团队的同学们连续几年获得了微软创新杯的全球第一名,“点”团队也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这一现象启发了校长李培根,他想,在现有高校的培养模式之外,可不可以让愿意主动创新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相互碰撞,增加创新能力。学校为他们提供平台,来孵化一批这样的团队,只要他们有创新的想法并有一定可行性就为他们提供资源,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提供导师的专业指导以及必要的资金,帮他们实现创新理想。
2008年9月6日,华中科大启明学院成立,学院院长由常务副校长林萍华兼任。整个学院的投入非常少,人员也非常精简,专职职工仅有五人,院长和其他副院长也都是兼职的,专职的只有副院长甘世斌一人。
为什么启明学院仅仅只有五个人?甘世斌告诉记者,学院是为这些创新人才服务的,而这些创新人才的需求,很容易满足。“这些以学生兴趣结合的团队中的成员都是非常积极主动,他们并不缺乏行动力,缺乏的仅仅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需要一些计算机,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联系一个实验室的资源,其他的都不需要。”
“我们采取成立一个学院这种建制,提供给了一些创新人才一个搞研究、做项目的地方,让他们从‘打游击’的状态过渡到拥有一个‘营盘’,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甘世斌告诉记者。
破传统模式 搞人才“特区”
2008年启明学院成立后,立刻成为学生心中的“黄埔军校”,学生们都争相进入这片“特区”,甘愿当“试验品”接受“特殊培养”。
记者了解到,在该学院,这些由特优生、实验班学生和一些创新团队队员组成的学员有很多特权:可以自主选课、制定学习计划、参与科研项目;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跨校选修课程;可以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竞赛,由学院提供经费支持;甚至还一度享受五位院士、两位“国家名师”共上一门课的“特殊待遇”。
为什么要给学生这么多特权?在华中大校长李培根院士眼中,启明学院是要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训练”学生转向“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到接触更多的企业,也让业界精英人士参与的教育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开展研究型学习。
启明学院副院长甘世斌也向记者表示,高校扩招后,大量的人进入高校学习,师资力量显得很不足,“大班”教学是一个普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教学是知识性的灌输,而不是创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育者为核心的,而不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有创新能力的特殊人才没有适合他们成长的平台,很难“冒”出来。“科技创新离不开实践,这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去行动,但就拿当下大学的试验课程来说,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为主,老师带着学生到实验室告诉他们往叶绿色溶液里加碘,溶液会变成紫色,然后学生就照做。这样的试验都是只是告诉学生一个结果,而不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原理,进而可以自己设计试验。这种教学方法依旧延续等问题制约着高级人才的培养。”
因此,无论是在培养思路上,还是在课堂设置上,启明学院都努力的打破传统模式,着力培养和启发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让创新思维、创新成果“冒”出来。在课堂设置上,启明学院开放程度非常高,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领域的书面知识,还要了解业界发展的趋势,紧跟市场需求,直击研究业界最新技术。而学院的指导教师向社会、业界和国际开放,吸引社会、业界或国际优秀人士走进学院讲坛,指导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高等学校与外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团队构成的高等教育生态。为了开阔学子们的视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熊有伦、程时杰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李培根等纷纷走上讲台,亲自授业解惑。
“开小灶”引争议 公平不是平均
“想为创新人才保驾护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启明学院副院长甘世斌感慨到。最初成立启明学院,为这批学生开辟一块“人才特区”,部分同学和老师都对此意见很大。
有些学生不解,“为什么只能他们这样搞特殊,我们其他学生就低人一等吗?”“学校只需要这批人就够了吗?我们都只能按部就班?”也有些教师也戴上顾虑的枷锁,担心这样做容易引发学生间的矛盾。而针对五院士同讲一门课程等“优厚待遇”,也有声音质疑,这种厚遇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学生一起分享。
提及这个问题,甘世斌向记者解释说,“从高等教育层面来讲,这个问题涉及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公平与效率之间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 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冲突和对立, 而且存在着联系和统一。自启明学院成立以来,我们就将其定位为——“特殊实验区”,旨在“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甘世斌告诉记者,必须认识到教育公平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资源分配的平均化,其实这种“平均化”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也是不可取的,学校为一些成绩较优异或想要创新、自己做项目的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并不违背教育公平的精神。比如点团队,目前,点团队在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而我们做得更多的,也只是提供给他们场地,为他们改善工作环境。
“一个世界越发展越应该尊重个性的发展。‘传统的大班’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同类化,接受同样的教育,用固定的教育模式培养,没有深入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质。而我们是在方法上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用在这上面再恰当不过。”甘世斌说。
记者手记:
将“盆景”栽培成影响气候的森林
点团队是最初入住启明学院的创新团队之一。成立8年来,“点”团队成绩“显赫”:队员们拿到国家级大奖4项,省级奖30余项,并与深圳UT斯达康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都有教授“预订”团队成员去深造,团队的本科毕业生每年也早早就被招聘单位“抢”空。国家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教授在参观启明学院点团队的时候曾感叹说,这是一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大变革。”
启明学院成立后,包括点团队、联创团队、冰岩作坊等学生创新团队,悉数搬进新的营盘。在学校的决策者看来,这些团队身上的创新理念,不仅仅应该成为一种别样的盆景,更应该长成一片森林,影响一片气候。
“学校领导及工作人员去其他学校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到: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大都采取开设实验班的方式,而针对特优生和针对创新团队的培养并不多。”启明学院副院长、点团队创始人刘玉教授说,“大多数学校还是采取通识教育,为实验班的学生加课,讲授更深层面或是这个学生前沿的一些东西。而启明学院做的是改课表和教学内容的工作,从根本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发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过程中,寻找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其实更加重要也最根本,“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追求的目标,教育模式总是在实践中被逐步探索出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能够成功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的体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也无疑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个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