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中心概况|中心建设|组织结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师资队伍|下载中心|信息管理|在线交流|新闻中心|政策规定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教学>>创造学>>正文
《创造心理学》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2017-04-04 09:31  

课程编号31001307

课程名称:创造心理学/Creative Psychology

学分:1

学时24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建议修读学期:各学期

开课单位创新教育学院

课程负责人:冷护基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大作业,成绩评定标准:平时:30分,大作业:7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 郭有遹著,《创造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

主要参考书目:

     [2] 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5

[3] James C. Kaufman, Robert J. Sternberg.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Handbooks in Psycholog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内容概述中文

创造心理学是为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也是为全校创新能力开发班开设的创新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本课程属理论知识与方法应用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形成学生创新素质的专门课程。

本课程期望在学生自身学科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创造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本课程介绍创造心理学的创立,研究在创造活动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分析影响创造活动展开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问题解决法和创造力测验

英文


创造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001307

课程名称:创造心理学/Creative Psychology

学分:1

学时24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建议修读学期:各学期

开课单位创新教育学院

课程负责人:冷护基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创造心理学是创造心理学是为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也是为全校创新能力开发班开设的创新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本课程属理论知识与方法应用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形成学生创新素质的专门课程。本课程期望在学生自身学科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创造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掌握创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体系;形成一定的创造技能,特别是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水平,使创造情意水平、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通过系统学习创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旨在初步掌握创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激发创造智能,培养在创造活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高涨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和民族伟大的创新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24学时,实验教学为0学时;课程教学共有9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

课程内容

教学

要求

重点(☆)

难点(△)

学时

安排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备注

1章 创造心理学概论

3

1.1创造心理学的定义

A

1.2创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C

1.3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B

1.4创造心理学研究的职业道德

C

1.5创造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C

2 创造的生物基础

3

2.1人类的超生物倾向与创化性

B

2.2脑波的控制与创化

C

2.3顿悟的生物基础

C

2.4天才与遗传

B

3 创造的智力结构

2

3.1智力结构与创造

B

3.2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A

4 创造的动机

3

4.1创造的动机学说之升华说

C

4.2创造的动机学说之偿还说

C

4.3创造的动机学说之过度补偿说

C

4.4创造的动机学说之自我实现说

C

4.5行为主义的创造动机说

B

5 创造的人格

3

5.1各种创造人物的人格特征

B

5.2情绪、心理健康与创造

B

5.3与创造性有负相关的人格变量

B

5.4稚心与创造

C

6 发展创造机会的方程式

2

6.1文化设计、控制与创造

A

6.2民族文化资产

C

6.3政经条件与创造

C

6.4影响各类历史天才盛衰的环境因素

B

7 教育与创造

3

7.1家庭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B

7.2学校对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B

8 创造人才的出现

2

8.1天才的起落

C

8.2创造者登峰造极的年龄

C

9 创造力的测验

3

9.1传统测量法

C

9.2创造思维测验

C

9.3机巧测验

C

9.4创造人格测验

B

(教学基本要求:A-掌握;B-熟悉;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作业、课后学习和后续学习;教学手段:PPT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相关理论多,注意把握系统主要脉络,掌握基本原理,加强核心观念的学习认知。一些属于实践性、体验性并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完成课堂作业。

课后学习:一般学生能阅读理解的内容,不宜在课堂上讲解,可安排自学,必要时课堂讨论。

后续学习:在未来的工作中培养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在创造实践中形成优良的创新品质,熟练运用各种问题解决法。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大作业,成绩评定标准:平时占30分,大作业成绩占70分。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 郭有遹著,《创造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

主要参考书目:

     [2] 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5

[3] James C. Kaufman, Robert J. Sternberg.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Handbooks in Psycholog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大纲依据教育部2012年关于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要求以及我院办学定位和特色,结合2013年安徽工业大学培养方案制定相关规定,突出应用,优化内容,适度引入学科前沿编写而成。

起草人:刘志平          审核人:冷护基          审核日期:2017117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28365
中心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新城东区(东校区)邮编:243032